趣话打油诗

在中国的文化园圃中,有一朵奇葩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,这便是用语俚俗、诙谐幽默、讽喻调侃、趣味横生的打油诗。从古到今,打油诗赢得了人们的共同喜爱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名副其实的不老松和常青树。

趣话打油诗

据传,打油诗的发明者是唐代的落魄书生张打油,此人性情豁达,喜用民间俚语写些非主流诗歌。其诗以诙谐幽默、轻松悦人、富有情趣而见长,时人谓之打油诗。其代表作是《咏雪》诗:江山一笼统,井上大窟窿。黄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肿。全诗通俗易懂,咏雪而不见雪字,尤其黄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肿一句,用字传神,令人既捧腹又赞佩。

较之主流诗歌,打油诗如出水芙蓉,浑然成趣,令人刮目相看。于是,瓜瓞绵绵,广为仿效,古今文坛下,便留下了许多足可解颐的打油诗。

无事此静坐,一日似两日。若活七十年,便是百四十。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打油诗,全诗俨然一道简单的算术题。宋代名臣吕蒙正出身贫寒,曾于春节时赊来猪头待客,结果债主讨债未果,将猪头拎走。吕蒙正感慨系之,写了一首打油诗:可怜可怜真可怜,煮烂猪头要现钱。有朝一日时运转,日日天天都过年!将窘境与抱负尽皆道出,读来让人捧腹、心酸又生感慨。

明代那位大名鼎鼎的县官徐九经曾写过一首打油诗:头戴纱帽翅儿,当官不省劲儿,平事儿我不管,专管不平事儿。昭示了他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执政理念。

《履园丛话》中载,清代诗人陈斗泉收到朋友寄来的金华火腿,却是久煮不烂,遂回诗谢友:金腿蒙君赐,全家大喜欢。柴烧三担尽,水煮一桶干。肉似枯荷叶,皮同破马鞍。牙关三十六,个个不平安!全诗手法夸张,音节铿锵,对仗工整,比喻形象,充满了幽默诙谐,一时被引为文坛佳话。

有一种类似三句半的打油诗,可算是对打油诗的传承和发展。流传最广的当属这两首:六出飘飘降九霄,街前街后尽琼瑶。有朝一日天晴了,使扫帚的使扫帚,使锹的使锹!一幅惟妙惟肖的扫雪图。天兵十万下南阳,也无救兵也无粮。有朝一日城破了,哭爹的哭爹,喊娘的喊娘!一幅城破人逃的写真图。

打油诗的讽喻功能是很多文体所不具备的,这也正是打油诗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著名诗人袁水拍写过一首《咏国民党纸币》的打油诗,嘻笑嘲讽,入木三分:跑上茅屋去拉屎,忽然忘记带草纸,袋里掏出百万钞,擦擦屁股满合适。

大跃进期间,浮夸风起,卫星频放,一时打油诗泛滥成灾:种个南瓜像地球,架在五岳山上头。把它扔进太平洋,地球又多一个洲。一头肥猪大又长,猪身横跨太平洋。猪背可以降飞机,猪身成了飞机场。稻堆堆得圆又尖,社员堆稻上了天。扯片白云擦擦汗,凑近太阳吸袋烟。这卫星放得也算是有水平有高度了。

查看更多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dl.zidianfy.com/duilian_1952/
网友关注对联
精品推荐
热门对联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