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与对联

解缙的快对

天才与对联

解缙是明代大名鼎鼎的大学士。据传,他五岁便开始学着吟诗联对,七岁就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对句高手。朝廷名臣曹尚书对神童小解缙早有耳闻,为辨明真假,便派人将解缙找来。鉴于当时解缙还是个七岁的小孩子,便传话让其不得从正门入,而只能从侧门进来。解缙觉得是曹尚书在故意奚落自己,便绝不从命。于是曹尚书只好让步,叫解缙从正门进来。曹尚书眼看小解缙大步来到自己的面前,还对他刚才拒不从命的举动耿耿于怀,便轻轻地对身边的同僚说:小犬无知嫌路窄。小解缙一听,哪里受得了这般侮辱,只见他把头一昂,立即答道:大鹏有志恨天低。曹尚书见面前的小孩子如此才思敏捷,语出非凡,情不自禁地连连称奇,再也不敢小看解缙了。

蒋焘的巧对

明代文豪蒋焘小时就因才思敏捷而蜚声乡里。一日有客来访,小蒋焘随其父和客人一起在客厅吟诗联对。忽然,狂风挟裹着暴雨倾泻下来,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地打在了窗户上。此时,一位客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,便出一上联求对:冻雨洒窗,东两点,西三点。这上联的意思是说,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,东边窗户上有雨点,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。从文字技巧上讲,这还是一拆字联。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,是由东和两点组成,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。这一上联既描述了当时雨点洒窗的情景,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结构情况。按照出句的要求,要对出合适的下联不容易。在座的客人个个绞尽脑汁,可一时还是无人应对。这时仆人端上了一个大西瓜,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恭请客人吃瓜。此时站在一旁的小蒋焘触景生情,连忙高喊道:我来对句:切瓜分客,横七刀,竖八刀。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描述的是当时吃瓜的事情,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则指出了切瓜一事,跟前半句有着直接的关系;同时,七刀左右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,八刀合起来便是前半句的分字。小蒋焘话音刚落,满座客人无不拍案叫绝。

杨溥的妙对

明代大臣杨溥年少时才华过人。一日,县令带兵要将杨溥正在患病的父亲抓去服劳役。当时年仅十岁的杨溥便请求县令赦免父亲。县令觉得面前的小孩是个孝子,便动了怜悯之心。他又听说杨溥是一个对句神童,便以对出佳句为条件答应了杨溥的请求。县令出句:四口同圖,内口皆由外口管。此句构思奇妙,寓意贴切,言下之意就是这方圆百里的老百姓都得归他管辖。杨溥听后,稍加思索便应声对曰:五人共伞,小人全靠大人遮。杨溥的这一对句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民县令的敬意,又准确地表明了自己恳求县令高抬贵手的心态。县令一听,当即点头称妙,于是依约放过了杨溥的父亲。

王尔烈的奇对

王尔烈不仅能言善辩,而且擅长对句,因而在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曾有关东第一才子之称。小时候王尔烈家里很穷,他经常到附近一寺庙当杂工以换取几个铜钱。工余时他常常向满脑子学问的老方丈讨教诗文之道。一年冬天天降大雪,王尔烈和小和尚一起打扫寺庙内外的积雪,他们连扫带玩,一会儿就完成了扫雪任务,而且就地取材用积雪堆了一尊满面慈容的观世音菩萨坐像。这时老方丈以此为题,出了一个上联叫大家应对,联曰:雪积观音,日出化身归南海。小和尚们一个搔头挠耳,无以答对。此时的王尔烈仰望天空苦苦思索,突然他灵机一动,对出了下联:云堆罗汉,风吹漫步到西天。王尔烈从雪联想到云,以云堆罗汉对雪积观音,既形象又生动。老方丈大喜,连声念道: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!

查看更多
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
字典翻译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来源链接:http://dl.zidianfy.com/duilian_1782/
网友关注对联
精品推荐
热门对联推荐